田 雨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初就在做前无古人的“大事业、大学问”,如今已跨过99个年头,队伍从最初的五十多人发展壮大到如今的九千万人,每一位共产党员都是代表我党先进的一份子,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就是为“大事业、大学问”添砖加瓦,共产党员想要有所作为,为共产主义奉献终生,也必须要历尽这三种境界。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做合格党员,要目标远大,不忘初心。王国维认为做学问成大事要“上高楼”,树立远大目标,有崇高的理想追求,方能有所作为。共产党员在入党之初对党旗就许下高远目标,践行根本宗旨,保持公仆意识,且要“守其初心,始终不变”。
我们党的力量在人民,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共产党员只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高远目标,才能真正做到亲民爱民、富民惠民,才能真正做到甘当公仆、无私奉献。记得刚工作的时候,单位开展党员活动,组织观看优秀党员王进喜的记录片,其中王进喜的一句话深深震撼了我,并成为了今后指引我人生道路的灯塔。王进喜说:我从小放牛,知道牛干的活最苦最累,而享受最少,但是,我愿意为党和人民做一辈子老黄牛。他这样说,也这样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每名共产党员都要始终跟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始终把对党绝对忠诚放在首位,以强化理想信念为导向,学党章、学党规、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坚定“三个自信”,补足“精神之钙”,铸牢“党性之魂”。忧党忧在深处、担当担在难处、守土守在实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做合格党员,要以学促做,知行合一。共产党员明确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上下求索,为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拼搏,即使“衣带渐宽”,“人憔悴”,也始终不悔。
常入基层,问计于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共产党员要走出“政府门”,走进“百姓门”。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时就经常骑着自行车下乡,从滹沱河北岸到滹沱河以南的公社去,每次骑到滹沱河沙滩就得扛着自行车走。习近平说,虽然辛苦一点,但确实摸清了情况,同基层干部和老百姓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习近平指出,要在“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我们党发展壮大很重要一点,就是始终把群众作为智慧和力量源泉。谋划发展,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人民群众;推动改革,最具首创精神的,也是人民群众。因此,我们要以群众的愿望推动发展,靠群众的智慧深化改革。
善于总结,学用结合。学习要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实践出真知,只有将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才能将学习到的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才能真正将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做合格党员,要学思践悟,开拓进取。“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经过千百次的追寻,“蓦然回首”发现,合格党员的道路漫长而艰辛,因为它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它需要根据时代的潮流发展、人民的所期所盼不断调整,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执着追求。
不断锤炼,永不懈怠。成为一名合格党员决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思想境界不会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提高,理想信念也不会随着职务的上升而必然坚定。只有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真正达到“五好”干部标准、“四讲四有”党员要求,才能成为群众心中的合格党员。
学思践悟,坚定信念。“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核心在悟。学习、思考、实践、感悟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有真正形成了觉悟,才能做到理想信念宗旨的坚定性。《唱支山歌给党听》中有一句耳熟能详的歌词,“党的光辉照我心”,这个心就是觉悟。“两学一做”,要学有方法、学有思考,努力实践、用心感悟,在学思践悟中养成思想、政治、行动上的自觉,最终形成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觉悟。
勇挑重担,不断进取。我们党在做前无古人的“大事业、大学问”,需要党的干部以天下为己任、以人民为信念,需要广大党员敢于担当,秉持自我革命的精神气魄,不断开拓思想状态新境界。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正义感、是非观和原则性,在责任面前不含糊、在诱惑面前不心跳、在歪风面前不手软,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顶得上。
(作者单位:韶关市生态环境局)
上一篇: 党务干部应注重提升“五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