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要求“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持续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近年来,韶关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探索推行“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三级党建网格引领乡村治理,构建党委、机关单位、第一书记三方齐抓的工作格局,提升了党在农村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建立县镇干部“民情夜访”工作机制,实施村党组织书记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开展村级班子“青苗”培养工程,农村党支部书记的能力素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普遍增强。在新农村风貌管控建设中,村级党组织建立破旧泥砖房“拆清用”工作包干制度,为农村拆出了安全宜居新环境、美丽乡村新风貌,拆出了农村发展新空间、党员干部好作风。
党的领导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组织体系的基层单元,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在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农村基层党组织强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行不行,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的好与坏。农村基层党组织有力量,才能把广大党员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才能确保党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能够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如何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笔者认为要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有力抓手,培养一群弘扬时代新风的“百灵鸟”、胸怀远大抱负的“千里马”、永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带领农村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一是培养一群尊重传统文化,破除农村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的“百灵鸟”。随着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越来越“接地气”,越来越有活力,农村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环境污染等不良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开展基层党建,要紧紧抓住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个有力基础,充分发挥镇街党校“百人讲师团”师资库力量。创新宣传形式,把党的创新理论编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制作出全市党员教育“百期精品课程”,为基层党员提供学习最新政治理论、各行业最前沿知识的良好机制,提供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的平台。把基层党员培养成为宣传理论政策,倡导文明新风的宣讲者,把核心价值观、廉政文化、家风家训、邻里和谐、警语警句融入到日常的宣传中,切实发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作用。推动文明理念宣传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助力。
二是培养一群目光长远,能日行千里,胸怀远大抱负的“千里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充分借助村党组织书记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和村级班子“青苗”培养工程两个平台,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来鞭策党员、激励党员,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农村改革创新的广阔领域中要敢“吃螃蟹”、大胆尝试,以“敏于行”的精神闯出服务群众的新路。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应对挑战,善于攻坚克难,用辛勤的汗水和聪明才智服务人民、回报时代。把个人努力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之中,将个人命运与党和人民的命运紧密连接,为党的事业倾心倾力、奋斗不息。
三是培养一群勤耕不止,甘愿奉献,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孺子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就要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率先当好“孺子牛”。同时深入实施“党建+”工程,以党建为引领,组建村民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议事章程,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及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比如下埔村在“云髻红枫”党建品牌“双示范”创建过程中,不断强化村党支部在其他基层组织中的领导地位,坚持以“党建+新农村建设”模式,努力克服没有任何帮扶资源的困难,由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村民义务投工投劳建设家乡。要将基层党员干部打造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心骨”,通过党建引领、群众参与,让村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角。实行新村建设的自我监督与管理,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村民们更主动地投工投劳投钱参与建设,使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
四是培养一群干事创业,益农带农,能带领农村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实行党建联动,资源共享,拓充党组织功能,把党员示范岗、先锋模范岗设到田间地头,以农村党组织领导农村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党员的帮带作用,不断拓宽“培”的方式,提高“带”的能力,完善“服务”体系。韶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茶罐子、果园子”,农业资源禀赋丰厚。通过以“党建+”为引领,以农业产业为纽带,积极推行“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党员+农户+产业”等“党建+现代农业”模式,实现党建和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架起农民联系大市场的“桥梁”,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成为产业发展优势。充分学习韶关开展的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的经验,示范带动村党组织领办创办集体经济组织。安排一定的扶持资金,抓住产业兴旺的“牛鼻子”,建成农业特色产业村,打造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进一步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头羊”作用。
(作者单位:韶关市农业农村局)
上一篇: 发挥支部纪检委员“三员”作用 打通监督执纪“最后一公里”
下一篇: 党务干部应注重提升“五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