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机关党建欢迎您的光临!   今天是: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经验交流>党建工作

建设“水上党支部” 让基层党建焕发新活力

来源:本网发表日期:2021-12-29

 韶关海事局党委

 

韶关海事局依托海巡09696海巡船,打造“北江先锋号”,着力构建“四大阵地”,将党的建设推向保障水上交通安全、抗击疫情、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大力推进“安全绿色智慧”北江航运示范区建设,为韶关市水运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一、深耕“学习阵地”,推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一是结对开展联学共建活动。组织辖区涉水单位每月召开1次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专题会,针对执法监管中存在的个性、共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互相交流实战经验,持续推进业务交流的学习成果转化为执法监管的实践效果二是开设“书记讲堂”“先锋讲堂”。邀请辖区各机关党委(总支、支部)书记、基层党支部书记及先进典型为主讲人,紧扣党史学习教育、基层党建工作特色成果、党员干部先进事迹等开展主题讲座,营造“以讲促学、以学促干”的学习氛围,全面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的服务能力和宗旨意识三是成立“青年党员突击队”和“战疫”先锋队。动员青年党员充分发扬突击队精神,在防台防汛、应急搜救、疫情防控及重大涉水工程监管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锤炼本领,引领广大青年党员在为民办事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二、打造“创新阵地”,为海事监管注入“红色动能”

以党建引领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综合利用“监管指挥平台”“海事之眼”等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促进韶关海事动态监管转型升级。一是成立青年党员课题组,将“水上党支部”打造为水上实践基地。深化“智慧海事”建设,在船旗国监督检查、船舶检验质量监督检查中收集问题和建议,寻找创新方向,推动科技创新与海事业务的深度融合。二是深化与武汉理工大学韶关研究院的沟通合作,建立合作推进机制。在无人驾驶船舶远程操控示范系统、推进航运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深入调查研讨,致力于港区安全秩序整顿、船舶大气和水污染防治、智慧海事监管工作,助推“安全绿色智慧”北江航运示范区建设走向深入三是构建“非接触式”执法。采用信息化系统平台远程监控、目标船实时监控指挥、海巡艇现场执法联动,弥补基层海事力量的不足,精准防控危险货物运输船装卸作业安全风险,通过智慧监管降低执法活动对码头、船舶运营的影响,突显了海事执法工作的创新性、服务性。

三、开拓“共建阵地”,助力打造韶关水上安全命运共同体

一是“海事+涉水单位”开展安全共建。以党建促共建,签订《合作共建备忘录》,建立党员安全责任区,各涉水单位各司其职,扎实开展隐患排查和风险管控工作,切实把安全风险区”变为“党员责任区”,把“党员责任区变为“安全示范区”,全面打造安全发展共商、安全生态共创、安全风险共治、安全成果共享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新格局二是“海事+港航企业”开展服务共建。强化与乌石港、韶关发电厂的沟通联系,提前掌握进出港船舶艘数和电煤水运需求量,在进港高峰期开通“绿色通道”,协调港方为电煤运输船优先安排进港、优先安排泊位、优先安排装卸作业。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运煤船提供航行安全、防疫安全提醒及危险货物进出港审批等服务,保障电煤等重点民生物资水路运输的安全、高效、便捷三是“机关+基层”开展结对共建。积极开展“党建保安全”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利用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大讨论等形式,引导全体党员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出谋划策,同时组织机关党员奔赴安全监管一线,参与海事处巡航监管、联合执法、隐患治理等活动,共绘水上安全交通安全同心圆。

四、筑牢“服务阵地”,推动实践活动见实见效

在海巡09696船多功能厅建设党员流动服务站,建立服务制度,配置放映设备、应急医药箱、防疫物资箱、船员教育和法规宣传资料等设施设备,公示服务热线,打造水上船员和群众信赖的“党员流动服务窗口”。一是设立处长(书记)接待日,聚焦有效服务。支部书记每周带队对港区水域开展巡航工作,深入船员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掌握辖区船员的诉求,对船员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强力督促整改,及时有力回应船员关切,实现闭环管理机制,着力提升船员获得感、幸福感二是建立党员流动服务站,聚焦便利服务。结合日常巡航计划,定期为船员提供防疫、生活物资,组织船员开展流动讲堂培训,对船舶航行安全知识、防疫安全知识开展理论教学和现场示范,为船员“补课”“充电”三是实施智能监控,聚焦精准服务。“水上党支部”配备CCTV高清视频、4G布控球等监管设施,对渡船航行状态和渡口水域通航环境的全覆盖监控,通过视频监控实时关注渡口旅客数量,针对客流高峰时段,优化监管力量调配,动员青年党员到辖区客流量大的渡口进行现场盯防,维护渡运秩序,让人民群众坐上“放心船”过上“平安渡”。

“水上党支部”工作成效

一是党建引领更加凸显。通过党建引领,让党建工作走进基层服务群众的一线,实现了党建和中心工作齐头并进、融合发展,避免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脱节的“两张皮”现象,有效凝聚青年党员力量,发挥党员突击队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青年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专注于水上安全治理工作和抗洪防汛等急难险重工作中,充分调动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推动党建和中心工作更上一台阶为韶关水运经济发展注入红色力量。二是安全监管更加高效。疫情防控期间,“水上党支部”将各航运企业、涉水单位凝合在一起,打破了机关、企业等党组织之间彼此独立、较少联系的局面,各单位用好“水上党支部”平台,加强日常联络,积极主动作为,创新监管模式,从单打独斗向联合执法、携手预防转变,将党建引领下的共建、共治、共享联动治理模式落到实处。疫情发生以来,共保障韶关曲江辖区船舶进出港11809艘次,同比增长29%,港口货物吞吐量约688万吨,同比增长75%,其中重要民生物资电煤吞吐量约295万吨,同比增长82%,有效的维护了辖区水上交通安全,阻断了疫情水路传播途径,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将“安全绿色智慧”北江航运示范区建设推向了新的阶段。三是人民群众更加满意。“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水上党支部”积极主动作为,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共接听民情热线电话182起,党员干部登船走访409艘,发放防疫物资150件,开展水上安全知识培训17场,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12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件。切实提高了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有效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让群众感觉到党组织、党员就在身边,“水上党支部”高效、优质、便民、及时的服务,“水上党支部”受到企业和群众的高度认同,在海事行政执法调查问卷中群众满意度从2019年的96.2%上升至2021年的100%。四是党员队伍素质显著提升。“水上党支部”启动以来,充分发挥了党性锤炼作用,各共建单位新发展党员共15名,有2人被评为直属海事系统优秀共产党员,3人被评为省级优秀共产党员,“水上党支部”通过强化党员教育培训、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岗位锤炼、宣传推介优秀典型等形式,锻造了一支素质过硬的党员骨干队伍。